發新話題
打印

近五成Y世代 盼僱主給捷徑

近五成Y世代 盼僱主給捷徑

Copy from Yahoo news, 明報

【明報專訊】有國際顧問公司調查Y世代(18至31歲)職場特質,結果顯示近五成Y世代僱員期望僱主在適時提供幫助和快捷「貼士」解難。另一方面,受訪僱主大都以「自我中心」形容Y世代員工,指他們的工作表現愈趨「溫室化」,甚至有Y世代查詢有沒有只上班兩小時的工作。有人力資源顧問坦言Y世代慣於外界協助解難,公司應盡量協助,但Y世代亦要有獨立工作的心理準備。

不願長期培訓學解難
泰田、麥基爾國際顧問有限公司於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,以問卷調查468名僱主和671名18至31歲僱員,以了解Y世代在職場上的特質與偏好。結果發現,近四成受訪僱主認為,對於Y世代僱員,僱主應是「協作式師父」,好給予他們大量工作自由。

但約半數Y世代受訪者則首先選擇「支援式師父」,即在需要支援時,僱主會提供協助或提供快捷「貼士」解難,不願透過公司長期培訓課程學識解難之道。
參與調查的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蔡惠琴表示,相比兩年前同一調查,更多Y世代選擇「支援式師父」,反映Y世代的工作基本功不足,如上班禮儀和人事相處等,投身職場後時要上司支援。

求職問有沒有工每天只做兩小時
另外不少僱主以「自我中心」及「無耐性」形容Y世代的職場特質,反映Y世代愈趨「溫室化」。蔡表示,曾有年輕人致電公司查詢職位空缺時問「有沒有工作每日只做兩小時」,稱自己工作超過兩小時會疲累;亦有年輕人沒留意電郵的文件模式收件者無法開啟,更不懂致電對方查詢是否收到文件。僱主認為Y世代只會留意做好自己的工作,而不理整體環境。

習慣旁人主動協助
中原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,Y世代在大學時已有不同工作坊協助求職,更有學長指點求職技巧,已慣於有外界主動協助解難。她指曾有僱主表示有Y世代僱員突然辭工,理由是「我所有同學都已轉工,若我不轉工會被他們排擠,我覺得好out」,令僱主感無奈。她建議Y世代入職時要有獨立工作的心理準備,亦要要求自己盡量獨自解難。公司方面則要盡量忍耐Y世代,在資源許可下多關心Y世代的需要。
駿薈馬迷會 facebook 專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horsehk/

TOP

賽馬相信也有 Y 世代 ...

不願意自己動腦筋解題, 便有人直接給予答案.
不願意付出, 便想有收獲.
不願意主動求真, 索性人云亦云.
吸入惰性氣體太多, 踼一踼郁一郁, 甚至踼都唔願郁.
駿薈馬迷會 facebook 專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horsehk/

TOP

我班囡囡(除馬王外),全部都係一見到個字唔識,唔清楚或中英文對照不了時就即刻搵我,等我幫佢地解答,從來唔會自己先上網去翻譯網站查查,或真正去諗下嗰個字係乜字,成句讀既時候順不順暢,只係一見到個字似係咁就打落去,甚至乎個客將份稿的頁數調轉先後次序俾你,佢地只會一見到跳左頁連望後面都無望就又係度大叫話無左一頁喎,依啲Y世代不止香港,大陸一樣好多好多!

TOP

心態很簡單 ... 你俾答案佢, 有鑊便唔關佢事. 自己揾答案, 有鑊便要揹哂.
駿薈馬迷會 facebook 專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horsehk/

TOP

助青年成大器 解「窮忙族」詛咒

Copy from Yahoo news, 經濟日報

年輕人盼三十而立,現實卻是︰80後紛紛投訴人工低、上位難,愈做愈窮,「窮忙族」問題不止在香港,世界各地年輕人亦因失業率高企及就業困難,以致成為「失落的一代」,生力軍反成為社會負擔,令政府大傷腦筋!

本港現時的青少年失業率為9.7%,雖然較歐洲低(見表),也較過往有所下降(去年同期為10.5%),但是若相比本港整體3.2%的失業率,依然相對偏高。年輕人對低薪抱怨聲音,一年比一年大。他們不滿薪酬低、升職加薪長期跑輸物價,畢業後已揹上一身學費債務,還要面對樓價飈升、置業夢遙遙無期,即使有份工,也不見得生活質素會變好,這是典型的「窮忙族」心聲。

職場生力軍 反變社會負擔
事實上,根據統計處發表的《主題性報告︰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》,以住戶戶主年齡組別分類,戶主是25歲以下的家庭,月入中位數由01年的1.4萬元升至去年的1.5萬元,10年期間升7%,戶主是25至34歲的家庭,月入也由01年的2.5萬元升至2.7萬元,升幅8%,可是對比同期通脹的12%,仍然落後。而35至44歲戶主的家庭月入,則在10年來升26%。

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稱,本港經濟已發展成熟,上一代佔去高薪職位,另方面經濟增長減慢,新職位數目減,年輕人上位面臨劇烈競爭,這些問題幾乎在所有成熟經濟體也出現。

誠然,在年輕人失業率嚴重的歐洲,「失落的一代」問題已受重視,年輕人的失業問題長遠對其個人職業生涯、人生規劃及整體勞力市場也會造成影響。歐洲25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率是平均水平兩倍,歐盟估計失業青年每年耗費的公共財政逾1,000億歐元。

日本早於05年已有人將相關現象寫成《窮忙族》一書,作者門倉貴史講述日本每4人中,便有1人是窮忙族,年薪僅夠生活,無法儲蓄,長期失業,隨時會淪為不就業不受訓的「尼特族」(NEET, not in employment, education or training);在台灣,也有學者指,台灣可能出現「兩萬世代」,大學生畢業後起薪2萬台幣(約港元5,172),但終其一生月薪可能也就是2萬左右。《經濟學人》的封面文章曾指經合組織國家(OECD)約有八分一青年已成為尼特族,形成一批近1,700萬的「啃老族」。

拒步日本後塵 速拓新產業
鍾劍華稱,這一代的價值觀會慢慢隨之改變,例如事業野心減少等,在日本,以往年輕人一心寄望畢業後加入大企業,但經濟迷失20年後,現時日本年輕人已滿足於擔任臨時工、兼職工作等,更多時間去玩樂。他稱,本港年輕人的心態也有開始改變,例如過往有更多大學生未畢業已積極搵工,現時則有部分年輕人未畢業已盤算申請公屋。
香港要避免走入日本的困局,又該如何應對呢?其中一個方法,是政府積極發展新產業,避免經濟嚴重傾斜於金融業、地產業,藉此帶動社會流動,好讓年輕人有空間向上游,可是,發展新產業需看政府政策成效,也需要多年時間。

歐美等地應付失落一代的問題,則是鼓勵年輕人到新興國家發展,例如不少美國大學生走到南美國家工作。歐洲國家更推出新政策推動他們「出走」,歐盟5月展開一個涉及400萬歐元的先導計劃,資助5,000名18至30歲青年,到歐盟其他國家工作,派發300歐元旅行費用補貼,以及900歐元的搬家費。

經濟發展到達瓶頸位置,社會流動減慢,已成全球大趨勢,社會環境已經轉變,港府既要為年輕一代提供協助,但年輕人更應自強,開拓視野,步伐比人快,才可尋求更佳機會。
駿薈馬迷會 facebook 專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horsehk/

TOP

各有各 up, 咁你又撐邊一方呢 ??
駿薈馬迷會 facebook 專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horsehk/

TOP

靠人不如靠自已

TOP

發新話題